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医疗服务服务供给能力短期内不可能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为正确引导公立医院运营方向,体现政府坚持公益性宗旨,卫生行政机构以及医院管理者不断寻求科学、统一、简单易行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使得目前经济状况下的医疗资源配置能够合理优化利用,有效减少闲置浪费状况,提高管理水准并改善医院的绩效水平,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京市西城区医疗机构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西城区医管中心”)作为管辖北京市西城区11家公立医院的机构,自2013年起实行《北京市西城区公立医院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医院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其评价体系包括社会评价、内部管理、运行效率、发展实力四个维度,共计21项具体指标,其中关键指标9项,基础指标12项。
这一评价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引导公立医院公益性方向,兼顾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医院、政府、社会的普遍认可。我们以北京市西城区某医院为样本医院,寻求影响医院绩效的因素,探索有益的实践经验。
在实行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后,样本医院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寻求发展和突破,绩效成绩稳步提高,各项关键指标均有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明显,高层人次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平均住院天数和药占比有所下降,次均费用相对业务增长体现了可控有序的增长,各项指标显示了医院瞄准公立医院公益性,坚持稳定、持续发展的态势(见下表)。
2012-2015年某医院部分绩效指标情况
在实行绩效评价体系以前,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很长。就医难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医院资源在一定时段内相对匮乏而患者求医时段过于集中,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也直接影响了医院的绩效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样本医院扩大门诊预约途径,充分利用电话、现场、网络等渠道进行预约挂号,使医院门诊排队患者减少、医生的服务效率提高、医院调配医疗资源更有针对性、患者满意度也逐年提升。
根据西城区医管中心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医院从分析影响指标因素出发,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寻求有利用提高医院整体绩效、改善医疗服务能力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从实施整体效果来看,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提高的空间和不断改进的必要。
(撰稿人:市场部马亚琴)